7月3日,李彦宏在百度AI大会上被人泼水,引发公众一场狂欢。
谴责的、叫好的、困惑,推出“宏颜祸水”T恤,用“泼水”、“着凉”这些搜索词把百度重新扒一遍,网友的反应太快,而百度公司作为当事一方,被争议的“这届百度公关”,面对突发事件是怎样回应的?
上午11:15, 百度微博发了第一个回应:
很快,很正,尽管下面有评论说这跟AI没关系,你少来。
公关要做的是主导议题,不是跟别人的议题走。
在56个字的微博中,出现三个AI,是偶然的,还是百度公关执着的把握议题的信念?
但这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,就像百度在晚上22:34分微博发的声明,声明图片文件之前有这样一段话:
这段意思是,我们对一个主题活动被带偏很烦,还是希望大家关注AI,但是各方面的压力我们还是要发表一点看法。
下面是正式的声明:
想象一下在这个声明出台以前公司内部外部的各种声音。
— 老板被欺负了,公司要发声,要强硬
— 搭理那个肇事者反而帮他出名,别理他,别上当
— 现场控制怎么做的,谁出来负责?
— 老板说了,公关拿个意见出来
— 这次不强硬,以后公司的活动总有人来捣乱怎么办
— 严惩肇事者不仅是为百度,也是为社会
—能不能调侃一下就完了,重要的是AI
公关从业人员,在突发和危机事件中,既保持对公司的绝对忠诚,又坚守公关的职业信念,非常难。
百度公关应该愤怒还是隐忍?
在我的一个公关微信群里,明显地分成两派,一边是从事一线公关的,他们主张愤怒,甚至觉得百度这个声明还不够愤怒,太过隐忍。
有的说,在当今互联网公关环境里,公关部的“护主”意识会特别强。
他们不仅会发一个更加愤怒的声明,甚至会对那些不友好的评论举报、删帖,还会组织一轮对老板的赞美,对炒作泼水事件的人的攻击。
另一边是学者和大学教授,他们认为,也不是隐忍,而是理性,把话说明白,把逻辑讲清楚。
有位学者对百度回应中的这段话颇有微词:
“如果今天我们的社会容忍了这样的极端行为,那么将来每一场会议和活动,都可能被肇事者如法炮制;每一个暴露在公众场合的人,都可能成为被袭击者,这是大家绝对不愿意看到的。”
他说:“什么将来每一场活动都会如何如何,预置一个并不一定会发生的因果存在,然后要求你按照这个因果去表态或行动,这种道德困境的假设,在逻辑上极不负责任。”
有的学者说,现在看到的很多公关声明,都在文本逻辑上不过关,也包括最近关于奥运乳品赞助争议中伊利发的声明。
还有的说,百度的愤怒,报警就好,事情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,在美国发生类似的事情,调侃一下就过去了。
有人说可以调侃:
”那位用微博直播刻意安排要出名的同学,你现在是策划大师了,等着你继续开直播,让更多的人走红,小样儿,得瑟的。”
我不觉得这样的调侃,比百度发的官方声明要好。
在漩涡中心的决策者,最难的就是回应时面对多种利益相关者,他们的立场、态度、期待都不相同。
这里面的选项有:
谁来回应?你注意没有,百度的声明中有李彦宏的话,没有他的名字,为什么?
在什么渠道回应?这算什么问题?但是你看,百度3日在官方微信上发布的两条消息,一个是与吉利达成战略合作,一个是“李彦宏晒出最新AI成绩单:与吉利发布智能汽车,与浦发创造’数字人’。
如果微信公众号一天中有发布条数限制,你选择发AI还是泼水?百度自己的百家号谈的也都是AI,关于泼水事件主要的发布渠道是微博。
回应的内容和调性?这与企业创始人和企业文化有关,百度的回应非常百度,非常李彦宏。
网上的帖子,如果马云、罗永浩、刘强东被泼水他们怎么反应?除了现场的不同反应,对外声明也都会各具特色。
最后也是最重要的,公关的职责是保持企业声誉和议题的主线。百度这次没有被带偏,非常好,我想点个赞。
尽管舆情还是没有那么乐观,7月3日到4日中午12点,有关”百度公关“的信息有2028个,情感走向是这样的:
来源:清博大数据舆情系统
再看看“百度AI”这两天的舆情,信息总量为7412篇,正面文章占了66.22%,负面只占13.65%,比“百度公关”的舆情要好。
来源:清博大数据舆情系统
公关就是这样,用自己的背锅,换来企业的声誉。
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伤感。
*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,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。